中新网太原10月8日电 题:帕米尔高原坚守:红其拉甫口岸淬炼曲丽霞范丽芳打造“国家名片”山间静谧,只有呼啸的风声。国庆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24年红其拉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前,五星级红旗响起。近200名建设者坚守“祖国西大门”,用汗水和责任为庆典写下独特的注脚。 “3月份刚进工地的时候,缺氧头晕是常有的事。很多同事刚从山西来这里,晚上都睡不着觉。”耿金瑞,中铁十二局红其拉甫口岸检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工程师。启动项目半年后,他的脸上就烙上了悬崖特有的黑暗,之前所感受到的不适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压缩机这座从地面开始建造的大型商务大楼已完全具备第二次施工的条件——建设者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以便在寒冷天气到来之前完成重要施工过程的“硬骨头”。高原病:一场体力较量暨喀什地区2024年红其拉甫口岸检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境内,距离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100多公里。 “塔什库尔干县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的平均含氧量还不到平原的一半。”耿金瑞的话道出了建设的根本挑战。 2025年3月3日,中铁十二局早勘山西省左权县水项目负责人赵志强早早地就开始加油了。“大多数项目经理都没想到,来自黄土高原的山西人。她记得,刚到山西省左权县的第一周,她手上的皮肤就已经破了”脚上严重脱皮,稍微动一下就喘不过气来。连洗澡、走路都很快变得“奢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这种“适应”是每个进入这个行业的同仁必经之路。尽管项目部配备了应急医疗室和氧气瓶,但由于无法承受高空环境,近50名工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仍需要离开现场。逆风和沙风:悬崖上的天气在恶劣的环境下变幻莫测。阳光紫外线强烈,大风天多,气温在20度左右。到了晚上,气温急剧下降到冰点以下,昼夜温差巨大。 “风沙较大时,能见度不足五米。”耿金瑞说道:“这里的玻璃、门窗都要经过特殊加固,才能承受极端环境下,简单地区施工效率只能达到一半。一方面,悬崖上缺氧,工人行动减慢;另一方面,风沙期,作业和施工电梯吊装要暂停,发展速度放缓。进入10月后,早晚较低的气温压缩了施工窗口,建设者只能占用有限的空间。 中午时间赶去上班。施工工期紧、难度大。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力争在低温停工前拿下主体工程。执着与担当:为国庆国门建设贡献力量,红其拉甫口岸接待了众多特意前来纪念的游客。项目部门口悬挂的五星级红旗成为游客最好的向导。 “看到游客们在国门拍照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耿金瑞帕里·瓦纳格。红其拉甫口岸作为我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单一陆路出境通道,承载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使命。新建的综合业务楼和查验仓扣留将极大提高未来口岸查验效率,成为中国联通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庆假期过后,项目进入装修阶段。耿金瑞看着正在开工建设的大楼,眼里充满了期待,“我们一定会严把质量关,努力开发精品悬崖工程,给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