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前后,物流达到顶峰。部分地区不少买家反映,明明注意到“送货上门”,却只收到一条取件短信,包裹直接放入快递柜或快递站。为什么有些快递公司不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如何打通快递“最后100米”,让“送货上门”变得更加可行? 《新华视点》记者在此展开调查。为什么你们的快件都堆积在客栈里? “‘双11’期间我在网上买了20公斤洗衣液,并特意注明‘送货上门’,但快递员没有给我打电话,我只收到了邮局的取件码。”安徽合肥市民何东新告诉记者,他联系快递员时,快递员只说“订单太多,无法配送”,让他自己取。何东新的经历说出了声音许多消费者。 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确认快件收货,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至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码头服务设施。但快递包裹未经许可投递至车站或智能柜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这里只有少数快递公司会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其他快递公司都是把包裹留在邮局。”湖南邵阳的姜先生说,“邮局离小区还远,我和老公都70多岁了,家里没有年轻人,收到快递后常常喘口气。”记者随机走访了位于合肥市.邮站位于某小区门口,货架上摆满了等待领取的快件。 “周末,车站每天有1000个左右的快递包裹,‘双11’高峰期间,有2000多个。”邮局负责人表示,大多数快递公司员工默认将包裹留在邮局,邮局会发送短信通知消费者取件。拼版照片:右图为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快递站点。货架上摆满了等待取货的快递物品;左图为车站张贴的取车通知。新华社记者 胡锐 摄 记者随后致电某快递公司合肥分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快递员在电商平台上可能看不到买家给商家的备注。如果 y如果您需要送货上门,您可以在您的详细地址后注明“送货上门”字样。如果发货前没有特殊标记或没有电话通知,快递员默认将货件放在邮局。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涉及“送货不到家门”的投诉近700起,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大件物品不到家门”、“邮局送货不事先通知”等问题。 “只有极少数人在网上抱怨,遇到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顺其自然。”江先生说道。为什么快递这么难送到家门口?买家有困难,很多快递员也有困难。 “平时每天的订单量在700多单,‘双11’高峰时可以超过1000单。”入行8年的快递员刘玉杰说:“我每天都很忙,如果每件快递包裹是送到我家门口的,我不能把所有东西都送到。有些老房子没有电梯,所以运送订单既费时又费力积压。 “目前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单价很低,公司利润空间很小。”一位快递行业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很多快递企业不愿意向终端站点派送额外的人力。一个快递员往往负责送货到很多小区,每天的订单量往往是几百件,送货上门不太现实。”刘玉杰算了一笔账。记者算了算:他通过送货单只赚0.8元到1元,每到邮局投递一件物品就要扣除0.3元到0.5元。虽然他在邮局下单的单笔收入较少,但他可以同时配送更多的订单,总体算下来上的是更多的成本。送货上门。 “消费者的配送需求确实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送货上门,足不出户方便快捷;有的习惯在邮局暂存,保护个人隐私;还有的消费者需求灵活。有时想要送货上门,有时又需要暂时寄存。”平台在订单页面没有选择配送方式,消费者只能通过留言的方式向商家说明自己的配送需求。“顾客的个人配送需求要么没有被商家有效收集,要么即使商家收集了也没有反馈给配送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员通常会默认选择问题最多、没有任何问题的发货方式。 “一般来说,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多为自助模式,服务标准、计费模式、时效要求都比较统一。”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吴杨岭告诉记者,消费者反映多数快递公司不送货上门的情况“虽然快递公司总部有相关标准和要求,但很难覆盖到众多加盟商和代理商。此外,陈银江还认为,即使是《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有对“未经用户同意,利用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投递快件包裹”的处罚规定,但很少有快递公司在这期间这样做。落实,这也是快递“送达难”的原因1、多方合作,打通送货上门的“最后100米”“送货上门”、“按需配送”不仅是快递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从“价格介入”走向“价值竞争”的起点,也是服务百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受访者建议,监管部门、快递服务企业、电商平台等各方应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监管部门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确保消费者真实诉求得到认真对待。“陈银江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不落实送货上门要求、投诉量大、屡教不改的企业,要严肃查处。”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优化服务,促进快递企业发展良性竞争。 ”陈银江说。——快递行业正在加强自身治理,提升服务水平。吴杨岭认为,快递企业要努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配送需求为导向。“这不仅是对商家的挑战,也是摆脱低价竞争困境、发展主流竞争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快递企业总部要高度重视终端加盟网点和快递员的服务质量,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加强约束力。 “快递公司不能对快递员施加压力。加大草场人力投入,合理界定配送范围和任务,让快递员有条件进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服务标准。”他说。——技术赋能,构建“快递友善”环境。一位快递行业管理人士认为,社区、写字楼应建设使用标准邮局或智能快件箱;邮局要及时推送取件信息,增设冷链、24小时自助取件等相应设施,加强监控体系。“电商平台可以优化快递页面设计,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和“邮局暂存”选项,并同步必要的用户公告递送公司。消费者也要行使理性选择权,明确自身需求。”安徽省消保委法律与公共事务部部长张鲁明建议,相关平台和快递企业需要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科技赋能,思考盘活现有社会资源,找到成本、便捷、安全之间的平衡点,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